刷一次牙究竟用多少牙膏合適?
牙膏 豌豆大小已經足夠
對牙膏生廠商而言,刷牙使用消費者越快用完一條牙膏,用最牙膏他們就越有利可圖。合适因此,營造刷牙就要把牙刷毛都擠上牙膏的文化,一點 不足為奇。
然而,事實上,對普通人而言,刷牙重要的是“刷”,牙膏隻是起輔助作用。牙醫認為,刷牙動作本身與牙膏作用的比率為9 :1。
刷牙的目的,主要目的不是刷掉肉絲、菜葉或者其他食物殘渣,那是漱口和牙簽、牙線的功能。刷牙的目的是去除牙菌斑, 一種細菌。牙菌斑通常位於靠近牙齦的位置,在牙齒下方三分之一區域。如果不好好清除,它們可能形成牙石,造成牙周病 。
因此,刷牙關鍵是刷,單純使用牙膏,如果不好好做好“刷”的動作,就起不到清除細菌,預防牙周病的目的。
對於普通人而言,一顆豌豆大小(直徑約5毫米)的牙膏已經足夠完成幫助清理牙齒表麵的功效,擠多了是浪費。
而且,過多的牙膏,可能造成過多的泡沫,讓人誤以為泡沫所過之處細菌無所遁形,從而偷懶不好好刷牙,反而影響刷牙效果。
牙膏擠再多也不會致癌
那麽,如果牙膏擠得太多,會不會帶來危害?
有報道稱,牙膏擠太多或誘發口腔癌。因為許多牙膏中都含有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它可能導致腸胃病和肝髒中毒, 令口腔更易潰瘍,甚至患口腔癌。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些牙膏使用三氯生,可能會致癌。
實際上,三氯生的作用是抗菌,但它頗為昂貴,牙膏製造商沒有動力大量使用,隻有不到一成的牙膏產品有此成分,而且在 國標範圍,完全安全。月桂醇硫酸鈉,則是一種發泡劑和清洗劑成分,同樣不是牙膏的主要成分,除非你每天以牙膏為主食 ,否則,都不會造成危害。從來沒有人是因為刷牙而患上癌症,這是肯定的。
牙膏的成分主要包括摩擦劑、表明活性劑、潤濕劑、增稠劑、芳香劑、防腐劑等。它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增加牙刷與牙齒將 的摩擦,從而加強清潔能力。
諸如美白牙齒、清新口氣、抗敏感、牙周病護理等概念牙膏,則是往基礎的牙膏中增加少量的功能性元素。最常見的功能性 成分就是氟化物,它能有效預防齲齒。
但無論是哪種,都不要指望牙膏成為解決口腔問題的關鍵,它隻能起預防或者緩解的輔佐功效。
但牙膏用得太多真會傷牙
雖然牙膏致癌隻是傳說,但不代表刷牙時可以隨心所欲往牙刷上擠。特別是孩子,尤其要注意用量。
為了防止蛀牙,如今中國的牙膏多數都含氟。而幼兒時期(0~8歲)如果過量攝入氟,會引發一種特殊疾病:氟骨症或者氟牙 症,導致牙齒發黃、腐蝕。氟的其他嚴重副作用還包括:導致負責排出氟元素的腎髒中毒,腸胃不適,甚至影響青少年大腦 智商發育。
通常情況下,隻用含氟牙膏刷牙,不會造成過量攝入氟。但如果不慎把過量的刷牙的泡沫吞進肚子裏,就有潛在風險。
所以,兒童刷牙用牙膏需謹慎。
根據研究,達到氟過量的程度,需要攝入0.05~0.07毫克氟/公斤,即每公斤體重0.05~0.07毫克是上限。假設孩子體重10公 斤,那麽攝入0.5~0.7毫克氟就屬於過量。
普通牙膏每克含1毫克的氟,如果孩子牙刷擠滿牙膏就有接近1克,也就是1毫克氟,已經達到上限。研究稱,五六歲以下兒童 刷牙時可能吞下0.3克牙膏,其中含0.3毫克氟,存在風險。
所以5歲以下孩子刷牙最好由父母負責擠牙膏,注意用量,把牙膏壓到牙刷毛裏避免被吞食;兩歲以下的牙膏用量還要更少, 一粒米大小就已經足夠,最好別用含氟牙膏。
對於成年人而言,隻要沒奇葩習慣,即使用超過推薦量的牙膏,除了浪費一點外,沒有其他危害。但多用的牙膏也隻會被吐 掉,對把牙齒刷得更幹淨沒有任何幫助。
使用牙膏的誤區你踩過嗎?
誤區一:含氟牙膏使用不當可導致氟牙症
如今含氟牙膏預防齲齒早已深入人心,提起口腔保健,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含氟牙膏。但是專家指出,含氟牙膏雖能有效防治齲齒,但也有副作用,使用不當可導致氟牙症。氟的防齲作用與產生毒性間的界限很小,攝入過量氟牙齒會產生斑點,這就是氟牙症,而且患者多為兒童。
這是因為兒童吞咽控製能力不完善,刷牙時誤吞含氟牙膏的機會多,造成氟的攝入量加大而致。由於牙膏一般無使用須知、適用人群和用量,就造成了大人小孩共用一種牙膏,而且存在像電視廣告演示的那樣把牙膏擠滿牙刷的現象。
專家提醒消費者,使用含氟牙膏時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厘米,兒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家長的指導下慎重使用。同時,氟是一種劇毒物質,如果人體吸收過多會引起氟中毒,國家規定加氟牙膏中的遊離氟應在400~1200Pm之間。特別要注意的是,3~4歲前的兒童不宜使用氟化物牙膏,因為1/8~1/4的牙膏可能被他們吞入口中。
誤區二:牙膏擠太多或可誘發口腔癌
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被認為可能會導致腸胃病和肝中毒;會令口腔更容易潰爛,患口腔癌。牙膏中的研磨劑也被認為會傷害牙齦,令牙齦更易受到侵害,所以使用牙膏時不要擠太多。
誤區三:早晚使用單一牙膏不利口腔健康
口腔專家提出建議,牙膏產品應隨季節和身體情況的變化交替使用,不可一直使用同一品牌或同一功效的產品。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有80%以上的消費者把早上和晚上用的牙膏分開,而他們也會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口腔問題由細菌引起,人體口腔分泌的唾液本身具有殺菌功能;但是白天的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易於抑製細菌產生;而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唾液腺分泌不足,口腔幹燥,會導致口腔酸化,無法抑製細菌繁殖,從而引發各種口腔問題。
誤區四:兒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兒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種類型,泡沫的多少取決於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較高,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誤區五:藥物牙膏不宜長期使用
目前,眾多的脫敏、消炎護齒、除臭止血等類藥物牙膏應運而生,其廣告宣傳鋪天蓋地,許多人便將藥物牙膏當作防治口腔疾病的靈丹妙藥,不管有沒有牙病一律使用藥物牙膏,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口腔中的細菌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兩類。它們互相製約,保持著口腔內的“生態平衡”。
長期使用殺菌力強的藥物牙膏,不僅會使口腔中的致病菌產生抗藥性,而且在抑製、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抑製、殺滅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使口腔中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引起新的口腔疾病和新的感染。
另外,有些藥物牙膏中含有生物堿和刺激性強的物質,長期使用,不但損害口腔內嬌嫩的粘膜,還會因長期不斷的刺激,使牙齦、口腔、舌頭等處發炎而引起牙齦炎、口腔炎、舌炎等;有過敏性喘咳的人會因藥物牙膏的刺激性異味而發生喘咳和腸胃不適,有些藥物牙膏還含染色素,長期使用會汙染牙麵,使牙齒失去光澤,影響牙齒美觀。
對於有口腔疾病的人來說,最好是含氟牙膏和藥物牙膏換著使用,如對於既有齲齒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應挑選含氟產品和中草藥產品早晚搭配使用為好。對牙齒遇冷遇熱較敏感的患者,最好選擇抗牙本質過敏的防酸產品與一般的含氟產品配合使用。
(作者:產品中心)